最早的瓷磚膠起源于歐洲。二十世紀二十年代,德國化工材料供應商瓦克開始生產醋酸乙烯酯,兩年后,開始生產聚醋酸乙烯酯,并以此為基礎,在之后幾年成功開發VINNAPAS?威耐實?產品系列,產品涵蓋用于建筑業、塑料品、造紙業和紡織面料的粘結劑等。此后,國內外很多瓷磚膠生產都借用了其技術。
二戰后,新型合成聚合物得以廣泛應用。這類聚合物是從石油產業發展而起,隨后被應用于瓷磚、馬賽克粘膠劑中。現代合成聚合物粘膠劑研發的發展,為瓷磚粘膠劑制造商們研發、生產具有高效施工性能的產品提供了支持。
1936年,瓷磚固定粘結劑開始在英國銷售使用,上世紀50年代初,ARDEX研發的ARDURIT1605正式投放于瓷磚膠粘劑市場,該粘接劑是由水泥和具有特殊等級干酪素的填料組成。
1958年,德國瓦克又成功開發適用于建筑工地的Vinnaps可再分散乳膠粉,使得干粉砂漿之一的瓷磚膠正式面世。
早期的瓷磚膠厚度比傳統的砂漿墊層薄。但是,由于其成分多為天然樹脂,受抗潮性能差的影響,安裝效果并不是十分令人滿意。有些瓷磚膠產品被沿用至上世紀70年代,直到更先進的、更可靠的新型瓷磚膠問世才被替代。
瓷磚膠發展期
隨著瓷磚膠在歐洲的逐步發展,歐洲國家開始制定相關標準,如英國的BS5980、德國的DIN1815、歐盟EN12004等,瓷磚膠制造商開始按照這些國家標準進行生產,也使瓷磚膠逐步普及整個歐洲市場,獲得廣泛的應用。
20世紀90年代,瓷磚膠開始引進國內。隨著化學材料的不斷進步以及技術升級,瓷磚膠生產商對瓷磚膠的成分如新型聚合物、乳液等組成進行調整,讓瓷磚膠更具環保、性能更佳。
尤其是近年來,隨著陶瓷新興面料的不斷推出,薄層化、低吸水等特點使得傳統水泥砂漿鋪貼無法滲入面料孔洞,導致掉磚等情況的出現,已無法適用新興面料的鋪貼,更優質的、適用于不同面料的瓷磚膠配方應運而生。
瓷磚膠作為一種粘結強度高、耐水、環保、耐老化的新型材料,施工方便且不易脫落,成為代替水泥砂漿的好材料。